这种情谊不仅仅在陈青山家。
屯子里不少人家都和借住的官兵、技术员相处愉快。
甚至没活多久,还真有好事发生。
勘探队一个模样斯文的年轻技术员,借住沈三爷家时,竟和他家大孙女看对了眼,俩人悄悄谈起了对象。
连队里一个排长,在帮刘绍根家修屋顶时,被刘绍根那泼辣能干的妹子大胆地递了碗热姜汤。
后来一来二去,听说也谈上了!
屯里悄悄流传着这些“军民一家亲”的佳话。
……
日子一天天过去。
当初的新鲜感和最初的喧闹渐渐沉淀下来。
屯里人习惯了营地的探照灯光,习惯了穿着工装扛着仪器进进出出的技术员,也习惯了身边多了些穿绿军装的身影。
生活仿佛进入了一种新的常态。
这天上午,天气晴好。
屯北头的一块向阳坡地,高大山正领着大伙在翻地垒埂,准备种春土豆。
“大山哥,”
胜利一边撒着粪肥,一边抬头问前面领头的高大山。
“这都过去小半个月了,那林子里的活儿……有眉目没?还找着呢?”
他指的是地堡搜查工作。
高大山停下镐,抹了把汗,回头道:“有!听说又发现了好几个!”
“啥?又发现好几个?”铁蛋惊讶地抬起头。
“嗯!”
高大山点点头,“听孙局长闲聊时提过一嘴,说王工他们用那些洋机器探的,有反应的点不止一处。”
“有的地方挖开了,确实是小鬼子的地堡,有的像是弹药库,有的像是小型的屯兵点,规模比咱们发现的那个小点,但相连的迹象挺明显。”
“听孙局长他们的意思,好像比之前预想的数量还多,分布的范围也大,这搜查清理的工作,怕是要持续更长时间了。”
“我的乖乖!”
铁蛋瞪大了眼睛,“这么多?咱们祖祖辈辈在这山里打滚儿,也没见着过啊!这些小鬼子属耗子的?打洞打得这么深这么隐蔽?”
高大山解释道:“我问过王工他们技术员。他们说,鬼子当年投降撤走的时候,不甘心得很,还做着‘卷土重来’的春秋大梦呢!”
“这些地堡和仓库,都是他们撤退前精心隐藏好的,里面封存了不少武器弹药、粮食药品,就想着有朝一日能反扑回来。”
“所以选的地方都特别刁钻,入口伪装得跟天然的一样,有些还故意弄塌方堵住了。”
“要不是他们有专门的探测仪器,光靠咱们肉眼找,再过几十年也未必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