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守着最初的冰洞,鱼群依旧活跃,不多时就钓上三条胖头鱼。
王老四跑过来把陈青山他们的鱼甩的噼啪响:“哎!姓李的!要不要来俺们这儿取取经?”
“少得意!等俺这儿鱼群来了,非砸你一脸鱼鳞!”
夕阳西下时,冰面上的喊叫声快把雪都震落了,比赛也终于临近了尾声。
红松屯和李家屯的人各自堆起鱼堆,开始称重较量。
夕阳的金辉给冰河镀了层暖色。
但冰面上的气氛,却凝重得像两军对垒!
红松屯和李家屯的人马各自退后几步,在冰面上划出了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
中间地带,是他们奋战半天的战果——两大堆还在噼啪蹦跳的鱼获。
“上家伙!”
李屯长一声令下,李家屯那边几个壮汉便抬过来一个大家伙——竟是他们屯磨坊里用来称粮食的大秤!
那巨大的铁秤砣往冰面上一墩,冰面都仿佛颤了颤。
这架势,哪里是称鱼,分明是两军阵前亮兵器!
“嚯!李家屯的,连看家底的秤都搬来了?”
“少废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今天就叫你心服口服!”
李屯长亲自操持起大秤。
他身后,李家屯的汉子婆娘们个个伸长了脖子,生怕红松屯那边做手脚。
红松屯的人也不甘示弱,几个眼尖的挤在最前面,几乎要贴到秤杆上去看刻:“看准喽!看准喽!别想蒙俺们!”
称重开始了。
过程异常缓慢而庄重,每一次秤杆抬起落下,都牵动着两边上百颗心。
报数声此起彼伏:
“红松屯,这一筐,五十七斤八两!”
“李家屯,这一篓,六十三斤整!”
“红松屯,加这半篓,三十九斤二!”
“李家屯,这堆杂鱼,四十五斤半!”
……
冰面上只剩下报数声。
孩子们也被这严肃的气氛感染,停止了嬉闹,在大人的腿缝里探头探脑。
终于,最后一条鱼也过了秤。
负责算总账的是两边各推选出来的一个识数老头,红松屯这边是沈三爷。
两方嘴里念念有词地拨拉着算盘珠,空气仿佛凝固了。
片刻后,沈三爷猛地抬头,山羊胡子一翘:“红松屯总计——三百八十六斤七两!”
几乎同时,李家屯的老先生也报出了数:“李家屯总计——三百五十五斤四两!”
“赢了!俺们赢了!”王老四第一个蹦起来。
红松屯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