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小晴差点被糕点噎住。她今年才十岁,穿着杏色绣兰花的交领袄裙,发间只簪了支珍珠小钗,怎么看都是个粉雕玉琢的娃娃。
就连那珍珠小钗都是进门的时候大夫人热情地给她戴上的,说是她看到这钗子一眼就觉得肯定适合她,专门给她留的。
这是亲娘找说辞给她送礼物呢,小晴只能笑着收下。
有时候学着接受别人的好意,也是人际交往重要的一步。
而对面这位可是统辖五城兵马司的大官,此刻却像国子监的学生似的,从怀中掏出一本装订整齐的册子,又取出笔墨摆在石桌上。
“大姐夫这是干嘛?”
“陛下命我督办‘供销社’一事。”韩昶苦笑着摊开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许多涂改的痕迹。“可这些‘统购统销’、‘物流节点’的新词,实在……”
“啊?”小晴捻着半块啃了一半的糕点,先是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噗嗤一笑。
“我还说今天娘怎么突然说要找我喝茶呢,原来是这事啊……”
“大姐夫要见我,何必如此?差人送个信,我上姐姐家做客便是。”
“再不妥,我们也可以在外头酒楼见面啊。”
前头因为有了蒹葭的事情,还有姐姐任婉的宴会邀请,见过几面,所以小晴与大姐夫还算熟悉。
她打趣了几句大姐夫,让气氛从一开始的一本正经轻松了下来。
这才用沾着糕点屑的手指在册子上点了点。
“大姐夫是把陛下说的每句话都记下来了?”
韩昶耳根微红。
那日乾清宫议事,皇帝与任大少爷、猴子大队长等人谈笑风生,满口都是他听不懂的“产业链”、“计划经济”。
他不敢打断天颜,只能硬着头皮记下所有发音相似的词,回去查遍典籍也没找到出处。
“其实很简单。”小晴掏出手帕擦了擦手指,忽然挺直腰板。
明明个子还不到韩昶胸口,气势却陡然变了。
“所谓供销社,就是官办的商行。”
她抓过毛笔,在宣纸上画了条蜿蜒的线。
“这是从京城到鹿角的官道。”又在线两侧点了几个墨点。“这里是京城生产队的织坊,这里是鹿角生产队计划新垦的农田。”
笔尖在两点之间来回划动。
“如今京城饺子坡生产队每日产出大量商品,积压棉布、衣服鞋袜、糖果等商品无数,鹿省那边却连地上野草都啃干净了。”
“若派兵丁押运,既耗粮饷又惹眼。不如专设一司,沿途建仓储货,定期往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