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学武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两个月之内梳理好冶金厂以及集团其他在辽东的工业企业情况和秩序,并调整完善早就制定的未来三年他在辽东工业的工作方案。
这需要涉及到人事、技术、工程、贸易等方方面面。他不嫌麻烦,更不怕这些纤芥之疾给他添麻烦。
从打算来辽东的那天起,他就已经在做准备了,还能因为一两个厂领导撂挑子就六神无主了?
他不会把所有厂领导都换掉,他也没有这么多的门下需要安排,他是在给这些人“表演”的机会。
表忠心也好,耍无赖也罢,都随他们。到了他这一步还是要光明一些,玩阴的容易遭人诟病。
领导行事越光明正大,越能得到群众和干部们的支持和信任,大势所趋之下魑魅魍魉哪有藏身之处。
现在的他需要尽快建立正常的干群关系,上下沟通的健康渠道,以及合理的快速处理机制。
说白了就是让基层职工和干部知道他是谁,长啥样,接下来打算怎么干工作,朝哪个方向努力。
一般领导的处理办法是先折服这些副手,再通过他们来传达自己的思路,然后高高在上地领导一切。
李学武不打算这样做,如果他今年四十岁还能坐享其成,恩威并施,可他实在是太年轻了。
现在他有能力折服这些副手,但没有足够的威望让下面的同志信任他,服从他。
这就是年轻的无奈,老话不是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嘛,基层的同志偏偏信这一套。
所以李学武要走下去,让冶金厂厂长成为工人心中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文件上的签名。
十几天的时间,他已经将冶金厂以及辽东工业领导小组成立以后的重要决策文件看了个遍。
不能说无所不知,但结合过去几年他对钢城这边的了解,以及所参与的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至少在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先前做的准备工作并没有浪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下一步要结合各单位、厂区的实际情况对工作方案做出调整。
同时要调整的还有人事。
集团上下已经做好了人事调整工作的准备,是由李怀德主导,谷维洁和景玉农主持,其他副主任共同决定的方案,只等年后便开始实施。
而对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企业其他负责人,这些人都很有默契地绕了过去,是要留给李学武来完成布局的。
但主要负责人的位置不能动,这是原则问题。
这些人基本上是去年从处室下来的,工作时间还不满一年,没有调整的必要。
而营城船舶的徐斯年虽然到营城的时间已经三年,可李怀德还想让他再干一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