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的夏季时间极短,甚至可以说也就那么两三个月。
转瞬间,就来到了11月底。
在其他地方,天气只是稍微转凉,而青海高原的天气却是骤然下降,直接来到了零下摄氏度。
不过,在这寒冷的天气中,设备基地却是一片热火朝天。
近4个月的时间,设备基地外面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见围绕着设备基地外的泉眼处,此刻竟然多了密密麻麻的大棚,粗略看去,也有50亩地左右。
这些都是叶潇男这几个月带领设备基地士兵们一起劳动的成果!
最开始发现的黄宝石玉米地虽然被发现,但数量不多,晚上也只有两亩地而已。
这些粮食如果现在就给大家吃显然是不合适的,最好的方法是将它们种下去,收获新的玉米,如此才能快速扩大黄宝石玉米的种植基础。
至于其他地方,并不太具备种植黄宝石玉米的条件,最好的地方还是临近泉眼的位置。
叶潇男趁着手头没有什么活,叫陆可弄来了很多塑料篷布,然后围绕着泉眼搭起了大棚。
叶潇男本身就有这方面的经验,指挥搭建起来也是得心应手,这不,四个月的时间,50亩地的大棚就被彻底搭建完毕,而这些玉米也无一例外的被种了下去。
正常情况下来说,这里的泉眼实在是没法支撑50亩地的田地,但谁让黄宝石玉米耐旱性强呢,并不需要太多的水源,只需要温度适宜,有稍微的水分便可自然生长。
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叶潇男索性直接围绕着这里搭建起了大棚,开始将所有的玉米都种了下去。
他也不担心出现什么意外,有他的照料,再加上水生空间里边的储量还有很多,玉米也已经多的数不过来了,他根本不担心失败。
而且这两个月的天气并不算寒冷,所以大棚里边的温度也比较好控制。
如果再晚一两个月,天气一旦冷起来,哪怕是种在大棚里边,也不一定能让这批玉米成熟。
好在叶潇男的计划是成功的,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在大棚里面,第二批黄宝石玉米直接成熟了。
看着大棚内密密麻麻的黄宝石玉米,每个人的心都是激动的。
有一说一,这么长时间以来,设备基地里面的士兵确实根本没有吃过黄宝石玉米。
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