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红楼之开国篇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巢湖、巢湖(中)

第一百七十一章 巢湖、巢湖(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滁州霍栋?他竟然亲自来了!”    明公子拿着回帖,看着上头署名,带了几分轻蔑:“听说这人是屠夫出身,抢了小舅子的地盘,才占住滁州……却是不敢自立,还在柳元帅麾下……”    庐州知府很是无语。    屠夫出身怎么了?    他是不是忘了他叔叔只是个布贩出身?    “滁州白衫将士不少,怕是也志在巢湖水军……”庐州知府道。    “哼!他们有那个胆子,也要看能不能吞得下!我叔叔布局庐州,费了多少心思,哪里轮得着他们来捡这个便宜?”    “……”    庐州知府只有苦笑。    所谓的布局,就是这些毒杀、胁迫?    老都统生前是不是也被他们拉拢,不肯点头,才被毒杀?    慈堂儿女,都被掠到蕲春,庐州知府心中恨死了寿天万,却也只能助纣为虐。    真要给他机会选择,千里之外行阴谋手段的寿天万,与距离巢湖百里、一州之隔的滁州军,他宁愿选择滁州军。    明公子相信盛双刀的能力,庐州知府却不信。    要是盛双刀真有独霸巢湖水寨的能力,就不会这些年被于家父子压在头上。    如今巢湖戒严,内外消息不通,实令人心中焦灼。    “请我过河一叙,那就给他个面子!我倒是要听听,他们这个时候陈兵巢湖边上想要作甚?不与我解释清楚,我就让叔叔再派出一路兵马北上淮南来,省的这里乌烟瘴气……”    南北消息隔绝。    大庆军还不知小教主已经在亳州称帝,只知黄淮两地,不少元帅烧香起事。    同大庆军相比,这些都是农兵,实没有什么分量。    “若是霍栋留下公子……”    庐州知府没有那么乐观。    所谓的教主也好,护法也好,这当回事儿就是回事儿,人家要是不当回事儿,也就什么也不是。    明公子嗤笑道:“那样不是正好,正好给叔叔一个攻略淮南道的借口!”    “……”    “要是公子不在,那楼船上的安庆将军?”    “先头说好了堵巢湖七日,给盛双刀时间让他谋划,今日已经是第五日……再等等看,实在不行我就亲自往巢湖走一遭,见见于老爷子与安家兄弟……”    明公子很是大言不惭。    他也等的不耐烦,派去巢湖的使者没回来,也不知于、安两家反应。    庐州知府很是无奈,只能祈祷滁州军统帅真的能被明公子唬住。    最好能和谈下来。    要不然,这巢湖局势还不知什么走向。    身为庐州父母官,他亦不愿庐州子弟自相残杀。    ……    为了显示身份,明公子叫人传话给楼船的水军将领,让他次日在裕溪河西侧靠岸,载自己过去巢县。    那水军将领不敢得罪这位“皇侄”,当夜就停驻在裕溪河西侧。    ……    一夜无话。    霍五的回帖,约定的时间是午初。    明公子不肯早去,过了巳正,才带了一百亲卫登船。    庐州知府亲自送到船边,叮嘱道:“霍元帅到底是一地渠帅,还请明公子客气些……”    明公子不耐烦的摆摆手道:“放心,我晓得什么是‘礼贤下士’……”    “……”    庐州知府再次无语。    礼贤下士?    也得分出上下才行。    这里是庐州,不是蕲春,滁州军与明公子都是过江龙。    与根基在千里之外的明公子相比,老巢在左近的滁州军更有底气。    目睹楼船渐行渐远,消失在雾霭中,庐州知府心中也带了几分阴影。    所谓分粮分地的大庆军,真的能走长远吗?    分粮分地,能得到穷苦百姓的拥戴,却得罪死了士绅阶层。    辛辛苦苦几辈子攒下的产业,凭什么一朝散尽?    大庆又摆明车马建国称帝,如此狠给朝廷一个响亮耳光,不管朝廷如今各方怎么争权夺利,都不会容许大庆国立在那里。    蕲春,怕是危矣。    ……    裕溪河东岸,侯晓明带了一千童兵等候在此。    他奉了霍五之命,带两千童兵留守巢县。    眼下,也是得了霍五吩咐,过来迎接“贵客”。    至于霍五,按照原计划,昨晚带人马去裕溪河口,凌晨渡河,已经在对岸。    看着慢慢靠岸的楼船,侯晓明吞了吞口水。    这是谁的船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开始它就是滁州军的船了!    侯晓明记得清楚,在定远之战时,宝爷说了好几回“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这一条道理,适用所有战场缴获。    明公子看着岸边兵卒两侧列队,很是恭敬模样,微微点点头。    这个霍屠夫,还算知礼。    不过等到下了码头,见是一少年迎接自己,他的脸一下子耷拉下来。    “霍栋……将军何在?”    明公子带了几分不豫。    侯晓明皱皱眉,躬身道:“水师于指挥上岸,正在衙门那边,五爷命在下来接贵客!”    明公子听了,带了兴致。    于氏父子四人,被称为“于指挥”的,只有一人,于家长子于大海。    于大海这是知晓自己过来,才过来候着?    倒也知趣。    他是盛双刀连襟,应该被盛双刀说服了吧。    明公子打量侯晓明两眼,干巴巴的少年,十五、六的年岁,多半是那个霍五的后生晚辈。    让这样的人来接自己,勉强也过得去。    他没有再挑剔,带了一百亲卫,被簇拥着前往巢县县衙。    到了县衙门口,还不见霍五、于大海等人迎出来,明公子就带了气。    什么意思?    这是被小瞧了?    他脸上带了冷笑,大踏步进了县衙。    一百亲卫想要随之进去,却被拦了下来。    一千围一百,本就没有悬念。    弓兵早已在旁待命。    “嗖!”    “嗖!”    “嗖!”    “啊?有箭!”    “陷阱,公子快……”    一人对着明公子大喊,一句话未完,已经戛然而止。    一场杀戮就在眼前。    明公子听到动静转身,脸色骇白:“住手!你们这是作甚么?”    侯晓明却不废话,示意兵卒继续。    “啊!”    “救命……”    所谓亲卫,也是看着略强壮些的农兵,哪里见过这个阵仗。    除了几个人负隅抵抗,大多数都没头苍蝇似的乱闯。    明公子身上颤栗,心中悔恨之极。    眼前渐渐安静下来,一百亲卫,已经成了一百尸骸。    明公子几乎站不稳,望向侯晓明的目光带了畏惧。    这是杀鸡骇猴吧?    自己……应该没事吧……    侯晓明轻蔑地瞥了他一眼,示意几个童兵上前。    “干什么?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明公子被架了胳膊,叫声凄厉,使劲挣扎着,却是无用,被拖死狗似的拖了进去……    ……    无为县衙。    霍五撕了一个烧鸡大腿,大嚼两口,心情甚好。    唐光笑道:“咱们还没想着打无为县,无为县尉就开城相投,这就是人心所向了……”    薛彪也附和道:“都是五哥威名远播,才使得无为县尉望风而降。”    霍五点了点唐光与薛彪:“行了,你们俩别再招我笑了……我敢说,那个县尉先前压根不晓得咱们是哪路人马……不过就是县卒被知府抽空,误会咱们攻城,自知难守,才主动出降……”    唐光道:“那又如何?这就是五爷的运气,自打五爷出滁州,这运势就挡不住了!”    薛彪心中发酸,却又带了几分得意。    他是滁州军四号人物,滁州军地盘越大,他身份越高。    霍五却是收了笑,道:“越是顺当的时候,咱们越要小心,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咱们也不能阴沟里翻船……”    唐光与薛彪两人都起身了。    “五爷放心,好不容易在邓爷嘴边抢了仗打,敢不尽力?”    唐光这样说着,心中也是做如此想。    他想要在合战时努力一把,立个大功劳。    等到论功行赏,也能多几分体面。    四万庐州兵,就算俘虏大半,也是两万人,最后还是要分派众人麾下。    抢个大功,多些人马,届时在劝外甥回来,也师出有名。    薛彪也道:“我帮不上什么忙,就在佛祖跟前,为五哥与诸位将军祈福……”    ……    巢湖南岸边,鲤鱼沟。    邓健、冯和尚、杜老八、熊千户等人率领的一万五滁州军,凌晨在这里陆续登岸扎营。    此处,距离庐州军所在的北关大营只有二十里。    几位将军吃的,是巢湖水师送来的湖鲜。    热乎乎的鱼汤,放了nongnong的胡椒粉,吃的人浑身生汗。    “今晚有雨……”    冯和尚端着汤碗,站在军帐口,看了看天色。    邓健闻言,不由皱眉。    今晚合战,水陆齐发。    陆战这里不怕,不知巢湖水师那里影响大不大。    杜老八吞了两口鱼汤,眯了眯眼,道:“下雨好……那两座楼船保住了……要不然他们打不过咱,放火烧船,可叫人心疼……”    熊千户头一次参战,带了几分紧张,道:“可下雨的话,晚上攻打庐州大营就不能用火攻……庐州大营四万兵卒,可比咱多……”    滁州军两路加起来,才两万六。    大家都是一场场打下来的,倒是没有人笑话熊千户的紧张。    邓健解释道:“四万人中,兵卒只有一万二,剩下两万八是这一旬之内抽的新丁……”    熊千户闻言,立时踏实下来。    论起来,他带的三千人马,骨干是黑蟒山众人,兵卒也是新丁,却是cao练了三个月的新丁,正是利刃待出鞘。    他怕初战折损太过,辜负马寨主与霍五的期待,才小心翼翼。    可对面是这样的兵马,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