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耍把戏的独立谍王 > 第26章 文北清

第26章 文北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有些好奇,正要发问,文二却是抢先说道:    “雷王寨是茫茫终南山的一处圣地,大家自然知晓。    但木枯崖却不是一个独立的地名,他只是雷王寨后山上一片壁立千仞的石崖,同时,又是雷王寨千年以降的禁地,等闲人等绝不允许进入,所以知道的人当然是少之又少了!”    高小刀很想问问文二,木枯寨既然如此神秘,那他又是从哪里得知的呢?    不过,这个念头,也就是在他心里打了几个转,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    没想到,文二却好像是窥破了他的心机,笑了笑,坦荡的说道:    “家父母自幼信道,更是在十几年前,我去上海求学后,便将山下的千亩良田奉献给了雷王寨,带着我大哥上了山,日夜在雷王寨修行。    而山下这座宅院,平日里,就是文虎在这里打理着。”    高小刀释然。    怪不得!    自从进了这个院子,就没见到家中的老人,原来文家是雷王寨的大金主,他们早就上山去披发修行了。    千亩良田,不管在哪个时代,应该都不算是一个小数目了!    所以,文二会知道一些雷王寨的秘密,便不足为奇了。    但问题是,这雷王寨,到底是一个山寨呢?还是一座道观呢?    怎么让人越听越糊涂。    关于终南山,高小刀大体是有些了解,但也只是一些皮毛。    比如早年间,道教的祖师爷,老子,曾在此处修道。    比如它是道教全真派的发源地。    比如后世的21世纪,竟然还有多达数千名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来到这里隐居修道。    等等等等。    但更详细,具体的,他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文二看着高小刀沉思良久,也不来打扰,举起酒杯自斟自饮了起来。    高小刀莞尔一笑,想了想,问道:    “既然文少爷与那雷王寨渊源极深,可听说过苗神仙的名头呢?”    “原来你是来寻访苗仙师的!    难道高朋友也是看破红尘,要入山修道了吗?    不过,我可提醒你。    苗仙师已经足足有五十年未曾开山收徒了,他的关门弟子玉诚子大师,现在估计,总有个六七十岁了吧!    还有,他向来是云游四方仙踪不定,想要寻访到他,那真是要极深的缘分。”    文二笑笑,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高小刀也陪着笑笑,但一时间却又不知从何接话。    说他奉了一个姓李的司令长官的命令,是来请苗神仙出山对付日本忍者的,问题是,这是绝密之事,当然不能说。    于是,他只好尴尬的笑笑,怕文二又问起自己为何要寻找木枯崖的事,便转了个话题,说道:    “文少爷在上海求学,不知是在圣约翰大学,还是在震旦大学?”    文二又是暗暗一惊,举杯敬了敬了他,遮掩着脸色,说道:    “高朋友真是见多识广,竟然如此清楚上海滩的事情?”    不怪他多疑,实在是当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关中或者北方的人,确实是很少有人能够了解到大上海的方方面面。    高小刀笑笑,神情自如的说道:    “不瞒文少爷,我就是一个跑江湖耍把戏的,自小便跟着家里的马戏团走南闯北,许多事情不一定是亲眼所见,但听却是听的多了!”    文二微微吁了一口气,心里似乎安定下来,说道:    “刚去上海的时候,先是在上海大学读了两年,之后,学校便关了门,又转到圣约翰大学继续就读。    现在早已毕了业,就留在学校里当一个中文教员,谋生而已。”    说完之后,便静静地看着高小刀,看他有何反应。    高小刀确实有些吃惊。    民国时期,这个上海大学可是太不一般了。    它虽然在上海滩仅仅只是存在了六个年头,但却是人才辈出,日后活跃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的许多著名的政治名人,文化精英都曾经在那里求学过。    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    也就是说,文二作为上大同学圈中的一员,不管他自己本身是不是那些名人,但无论怎样,他离那些名人的距离都是很近很近。    这样一想,高小刀的心里就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冲动。    他非常想弄明白,坐在自己对面的文二,到底是不是后世某个如雷灌耳的大名人,他呆了呆,最终还是厚着脸皮,忍不住说道:    “敢问文少爷在上海大学读书期间的学名是什么,不知可否赐教?”    “文北清。”    文二随口就说了出来,仿佛并没有什么为难之处。    说完之后,奇怪的看了看高小刀,又补了一句:    “难道你认识上大曾经的学子。”    高小刀有些沮丧,摇了摇头。    沮丧是因为文北清并不是名人。    他隐隐的为文北清感到遗憾,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到了现在的1937年初,许多曾经在上海大学读过书的人,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在不同的组织内或者各自的军队里担任了相当显赫的要职。    这些事情,并不是什么秘闻,文北清既不瞎又不聋,不可能不知道。    他搞不明白的是,这个文北清既然已经具备了如此优秀的同学圈子,为什么还会甘愿窝在终南山脚下的这个小山村子里,而不出去投奔他的同窗,从而大展一番身手呢?    凭着高小刀的经验,只要文北清想出山,近者,可去革命圣地延安。    终南山距离延安,同属陕省,不过是区区五六百里而已,实在是不要太方便。    此时,红军已经完成了震惊天下的万里长征,在延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在那里,他的一部分同窗,或者校友,早已经是党内老资格的各级领导人。    如果要远去,自然可以南下,去南京。    在那里,同样,国民革命军的许多高级军官,也都是曾经出自上海大学。    然而,他却哪里都不去,蜗居在这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犹如一个遁世的隐士。    这合理吗?    高小刀认为,这很不合理!    都说乱世出英雄,文北清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那么,他窝在老家,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呢?    而且,这个阴谋,会不会又与终南山有关呢?    穿越前的高小刀,虽然只是个普通的杂技演员,但他业余时间,有个癖好,就是喜欢观看有关谍战方面的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    日久成瘾!    现在,他的谍战心思终于转到了文北清的身上。    他横想竖想,横看竖看,一时间,竟然忘记了自己的正事,开始费尽心思琢磨起了文北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