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大唐再起 > 番外5危机

番外5危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明昌十五年冬,荆国,极北城。    曾经虎踞北境的荆国王都,此时一片硝烟,高约六丈的城墙,被轰的残缺不平,近三十里的城墙,被大量的骑兵包围,密不透风。    这座世祖年间修建,成祖至今,陆陆续续修缮百余年的巨城,乃是整个荆国,以及北部草原的中心。    “叫了援军了吗?”    荆王李从武,随意束起长发,披着裘袄,满脸怒容地望着城下。    城下,到处是游荡的骑兵,他们欢呼着,唾骂着,对于极北城指手画脚,但他作为国王,却无力屠戮。    无他,这些骑兵的规模,超过了两万,其中,还有近三千哥萨克骑兵,持着火枪,更是有数十门罕见的火炮,让荆军大败。    “王上,使臣已经去了半月,指寒冬腊月,朝廷怕是无力援助。”    一旁的王相,无奈道。    “罗刹人真是欺人太甚!”    李从武恶狠狠地道:“屠戮我十几城,灭了我数个公国,如今竟然包围国都。”    “极北城,绝不可能被其拿下。”    “殿下,罗刹鬼火炮虽然厉害,但咱们极北城可是下有数的巨城,绝不会拿下的。”    王相自信道:“寒冬气,他们撑不了多久的。”    果然,不及数日,哥萨克人见拿不下城池,又抢掠饱了,就自行退兵,    而这时,几个公国的援兵,才姗姗来迟。    李从武气得不行,私底下狠狠地骂其了一顿,但面上还得和颜悦色,拿出钱财奖赏。    荆国地处漠北,从世祖朝分封至今,八百载,数次遭受强敌围攻,但凭借着巨城,以及朝廷的支援,勉强维持至今。    八百年来,其仿照朝廷,每征服一部落,则设一公国,自称中国,而数百年来,陆陆续续,灭而复起,残存至今,只有二十来个。    但近百年来,罗刹人大起,不断地入侵,对战,荆国的土地不断地流失,如今只有十二万帐牧民。    支藩公国,则因荆国威严尽丧,也多听调不听宣。    事到如今,也只有依赖于朝廷了。    李从武颇有些期待道:“最好朝廷也能送一些火炮过来。”    北京。    自李昌翼灭徐后,有鉴于洛阳偏南,而东北部又属于自己的大后方,所以迁都于幽州,为北直隶。    称帝后,御极二十年,崩,庙号,光祖。    之后,又历经六世,及明昌皇帝。    由于东北平原的开发,极大的缓解了人口压力,粮食产量大增,府库充盈,可谓之盛世。    但是在这样的盛世之下,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    “陛下,荆国派遣使臣求援,言语罗刹国侵边,王都大危。”    “相公们是什么章程?”    明昌皇帝眯着眼睛,轻声问道。    “陛下,荆国乃世祖朝之旧藩,几近与国同休,下咸闻,不得不救,不然有损朝廷威名。”    首相刘庸进前一步,沉声道。    “没错!”王杰同样出声:“况且,多年来,荆国位于漠北,抵挡了不少的来犯之敌,若是等其亡国,怕是朝廷北境危矣。”    明昌皇帝抬了下眼皮,瞅了瞅众人,见其大致都是这个意思,他思量着其宗藩地位,不由道:“就支援其火铳两千,火炮十门吧!”    “钱财,就运一万银元。”    “诺!”一旁的中书舍人忙起草圣旨。    “报——”    突然,午门外传来急吼,随即越来越近,直入殿郑    “启禀陛下,海外八百里加急。”    侍卫进来汇报。    “快,让他进来。”    明昌皇帝眼皮跳动,他感觉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果然,不出所料。    “竺藩国急报——”    随即,呈了上来。    明昌皇帝仔细一看,面色阴沉,好一会儿,才道:“让相公们瞅瞅。”    宰相们依次翻阅,面色凝重。    原来,竺的藩国们,联合发来求救书信,英吉利、法兰西、葡萄牙,三国联军,约莫万人,横扫半个竺,剩余的藩国危在旦夕。    原本约莫三十五个藩国,如今仅存十个,抱团取暖。    早在世祖时,竺就开始出现唐饶足迹。    随即,卫国踏入邻一步,分了十来个公国,占据竺北部。    后来,陆陆续续沿海地带,也封了七八个藩国。    但徐国建立后,出动水师,打压了不少藩国,竺几近绝迹。    后来,光祖再复大唐,隔绝三百年后,重新扶立诸藩半岛的藩国,又组建水师,重新登陆竺,兴建藩国。    因为竺气候适宜,比拥挤的诸藩半岛强多了,所以一百多年间,历代皇帝不断地分封子嗣,陆陆续续成立二十来个藩国。    加上卫藩的公国,加一起超过三十,竺近七成土地,被瓜分。    所以,竺上的藩国,基本上是皇帝的嫡系血亲,最亲的,甚至还有他的弟弟们。    如今这个局势,怎能不让他怒火冲。    “英吉利人真是胆大妄为!”    狠狠地拍了下桌子,明昌皇帝怒不可遏,他吼道:“朕,一定要给他们一点教训。”    “陛下,英吉利人火炮坚锐,藩国都言语,其倍于朝廷。”    刘庸忙道:“为今之计,只能学其火炮之技,火铳之利,才能对付得了这些蛮夷。”    “那就坐等朕的宗亲骨rou灭国?”    明昌皇帝不爽道。    “诸藩半岛的藩国,泰多接触过蛮夷,火铳火炮不少,可从朝廷派遣大将,诸藩出兵,武器,去往竺援救。”    “只须缓上两三年,新炮大成,蛮夷就难以逞强了。”    “也对!”    明昌皇帝点点头,恢复过来,他轻声道:“归根结底,还是竺之民太孱弱,信奉什么婆罗教,骨子都是软的。”    “用唐将、藩兵,去往竺,正当其实。”    王杰笑道:“另外,朝廷可要求卫藩出兵,共同夹击蛮夷,花费甚少,即可遏制蛮夷。”    “对了!”这时,皇帝忽然问道:“从藩国们的进言来,蛮夷们有一种利器,名曰蒸汽机,可有抽水,甚至还能纺织布料。”    “确有其事!”刘庸知识广阔,思量一会儿,才道:“其实早在世祖朝时,就有这玩意,只是一时间太过笨重,所以渐渐摈弃,如今蛮夷重新拾取,略加改进,就用之了。”    “是吗?”明昌皇帝有些惊诧,他这才笑道:“既然是早就已经有的东西,那咱们也来用一用。”    “这蒸汽机,可比织布机快数倍,若是应用起来,怕是能提供不少的赋税。”    “这商税,多年不曾增长,朝廷支用愈多,可不得想点法子吗?”    皇帝笑道。    “陛下圣明!”    众臣恭维道。    其实,大家心里明白,这是内库匮乏,不足以支撑皇帝兴盖殿宇了。    明昌二十年,将军张国盛,以十万对阵英吉利等国两万大军,死伤过半,惨胜。    俘虏数千英人,只有五千余人逃走。    后,英、葡、法、西四国,与唐签署和约,共分竺。    以竺河为界,以西恒河流域,属于四国,而以东,则分属唐朝。    至此,迎来了近五十年来的和平。    而对于唐朝来,被迫与蛮夷议和,可谓是耻辱。    但距离太远,又无能为力。    为御敌于国外,又支援藩国,再次组建西洋水师,巡游竺、诸藩半岛。    ……    剧终。    ps:新书已上传,逆流启明,欢迎大家去看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