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着雨滴的野山樱没有味道,可太一不聿还是小心翼翼的闻。
于是,他第一次对季节更替产生了好奇。
唐玉笺便开始对他讲人间的四季。
眼下物资匮乏,唐玉笺无法用实物举例,于是她开始绞尽脑汁地跟少年描述那些她觉得有趣的东西。
就着一地花瓣,她讲人间的冬季,与春日草长莺飞相反的季节。
讲冻湖上厚重的冰,讲冰钓时鲜美的鱼,讲晨起推开窗时树上晶莹剔透的雪。
她讲人间的夏,讲仲夏夜沿河道漫步,讲人间有趣的诗会雅集,讲泥湖底下脆生生的嫩藕,讲夏天吃一口泡在溪水里冰镇过的西瓜通体冰凉的感觉。
她还讲自己喜欢的酒楼里漂亮的姑娘,唱曲的美人,和腰扭的很好看的小倌。
她讲到祭七月半,讲人间中元,讲冥河上高大的阴兵,没有脸的无面鬼,讲死后还会出来串门的游魂,讲城隍庙里带她吃糕点的李小姐。
还讲到了极乐画舫,以及名冠六界的妖琴师。
唐玉笺讲得来气,忍不住说,“你身在仙域,应该没见过妖怪。可别像你们仙域那些刻板印象一样,觉得妖怪都是恶的。妖界也有许多好人,你没去过,不知道那里多有意思。”
少年点头,消化着她口中的世界。
好像……真的很有趣。
太一不聿视线偏移,看到绵延不尽的山峦。
偶尔有山风掠过,哗啦啦地惊起一群山雀。
唐玉笺讲得津津有味,语气浮夸。
她觉得有些东西单靠语言太苍白,便让少年闭上眼,让他去想象,妖界高如小山、比酒楼还大的石兽,会说脏话的灯笼,能在空中飞舞的金色游鱼。
太一不聿不知道是在配合她,还是真的觉得有趣,听得十分专注。
唐玉笺把自己的见闻讲得七七八八,又加了许多艺术创作,给他编造童话。
少年懵懵懂懂,也不管她的话有没有道理,只是跟着点头。
他是个很好的听众,很会提供情绪价值,不管唐玉笺说的有没有逻辑,他总是听得非常认真。
唐玉笺对这样的听众颇为满意,短短两日,便把年幼版的太一不聿奉为知己,觉得他格外懂自己。
一路上走走停停,唐玉笺没忘记给少年摘了许多果子。
吃到酸的,就说失误,算他倒霉,吃到甜的,就说,“看吧,我就说世上好吃的东西很多,只可惜身上没调料,不然给你烤山鸡。”
中途路过小溪,唐玉笺卷起袖子跳进去抓了鱼,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太一不聿,“抓完鱼后,你要跟它说两句话,确认它不会说话了才能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