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孙伯民几个很快来到郑氏学堂门口,郑伯像昨天一样,早就守候。
孙伯民嘱咐道:“山子,德哥儿,你们快点进去,好好读书,莫要惹是生非。”
最后这句是对德哥儿说的,山子沉闷又乖巧,别人不惹他就阿弥陀佛了。
孙山、德哥儿和孙伯民道别,又和郑伯打了一声招呼,便走入学堂。先把饭盒放到厨房,再走入教室。
杨清北早就在了,看到他们两个,喊了一声:“早啊。”
孙山点了点头说:“清北,早。”
德哥儿溜到杨清北身边,看他正在练字,用的是纸张,羡慕地说:“清北,你写的字真好看。”
孙山好奇地看过去,也很惊叹,杨清北写的字在九宫格里,不漂亮,但大小一致,整整齐齐,一看就很用心写的。
杨清北因为长得白,一点脸红就上脸,腼腆地说:“哪里,我写的一般。”
孙山并不是真的小孩子,知道身为小屁孩的杨清北听到夸奖很高兴,笑着说:“清北,你写得真好看,能全写在格子里了,我就不行了,字还是牛般大呢。”
德哥儿大声一喊:“哎呦,我都忘记怎么写了。不行,我要好好练习。”
说完,立即展开文房四宝,不过纸张用石板替代。
孙山看时间尚早,并未练字,而是复习昨天学的,短短的十二字,异常的艰难。
孙山觉得脑子好笨,用上京话,好难读出来。
复习一遍又一遍,郑夫子终于来了。
孙山三人看到夫子进来,立即起身,行礼问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