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盛唐华章 > 第606章 看老子的手段

第606章 看老子的手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听了李隆基铿锵有力的话语,满朝文武齐齐举着笏板领命:“陛下圣明!”

整齐嘹亮的声音在贞观殿回荡,听起来颇有气势。

许多被武氏母子提拔的官员都是初次见到李隆基,很快就被他的帝王气度折服。

到底是做了三十年的皇帝,言谈举止间霸气侧漏,远非李琦这种弱冠的少年能够相比。

坐在李隆基的身边,就连昔日独揽大权的武太后也变得黯然失色,完全成了陪衬,甚至不敢插嘴。

在王琚、徐峤、裴敦复等人的心里,也把李隆基当成了救世主,指望着他带领洛阳朝廷绝地翻盘,打败李瑛。

他们已经不在乎李琦还能不能当皇帝,甚至武灵筠这个皇后还有没有权力,只想让自己避免被诛三族。

相比之下,无疑李隆基的能力超出武氏母子太多、太多,跟着这样的皇帝混,突然就让他们有了底气……

李隆基清了清嗓子,正色问道:“目前朝廷有宰相几人?”

李林甫道:“共有六人,臣任中书令、裴敦复任侍中,另有雍王杨洄担任尚书令,礼部尚书王琚、御史大夫裴巨卿、河南牧裴元礼三人皆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隆基心中冷哼一声:杨洄、裴元礼这些靠裙带关系上来的小人,何德何能身居高位?重用这些人,武氏焉能不败?

“诸位,朕在长安的时候听说杨洄、李林甫与吐蕃签订了协议,割剑南、陇右、河西、朔方等地给吐蕃,此举惹得天怒人怨,骂声一片……”

李隆基双手撑在桌案上,语速平稳的说道。

李林甫急忙举着笏板为自己辩解:“陛下明鉴,此协议乃是杨洄自己签的,臣一直待在长安从未离开,这厮故意抹黑老臣!”

李隆基还得指望李林甫支持自己,和颜悦色的道:“朕在长安的时候就心知肚明,右相公忠体国,以大局为重,自然不会签下这样的盟约。”

旁边的武灵筠急忙解释:“陛下请听臣妾解释,夏天的时候叛军攻打甚急,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只能向吐蕃求救,因此派了杨洄出使。

当然,杨洄签的协议确实有卖国之嫌,但想必是吐蕃人趁火打劫,他被逼的没办法才被答应的……”

李隆基道:“朕知道杨洄是奉命出使,但他已经引起了众怒,全国一致声讨。

故此,朕以为应当免去杨洄的宰相职位,以平息全国朝野之间的愤怒……”

满朝文武被杨洄压在头上,早就心怀不满。

再加上李隆基说的也是事实,由于长安朝廷把《唐与吐蕃盟约》拓印了上万份张贴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朝野间的强烈不满,杨洄与李林甫被人唾骂成“卖国贼”“千古罪人”。

这导致洛阳朝廷的征兵数量大受影响,甚至有许多新兵纷纷逃亡,要不是因为黄河防汛让洛阳朝廷喘了一口气,只怕现在已经崩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