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中文网 > 汉冠 > 第二十六章 齐万年

第二十六章 齐万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梁山。    新建未久的宫城,与洛阳的大晋皇宫相比,就像是宫殿与茅草屋的区别。    除了一处有些歪歪扭扭的正殿之外,其他的地方甚至是土坯房。    夕阳西下,金黄色的光晕披拂在白雪覆盖的宫殿上,与周围的景象融为一体。    说是皇宫,恐怕洛阳司空府的配置,便比他好上十倍不止了。    羌人,氐人,胡人首领,在梁山甚至只有大帐,而未有大堂。    胡人的皇帝,齐万年此时就在这简陋的正殿之中。    坐在金渡的龙椅之上,齐万年眼前除了几大部族的首领之外,殿中出列的,还有一个壮硕披甲将军。    坐在龙椅之上的齐万年,有着黑亮垂直的头发发,斜飞的英挺剑眉,细长蕴藏着锐利的黑眸,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修长高大却不粗犷的身材,宛若黑夜中的鹰,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孑然独立间散发的是傲视天地的强势。    尤其是他如同虎熊一般壮硕的身子,让人见他一眼,便有畏惧与自卑从心底升起。    “启禀皇帝,据洛阳方面来看,皇后贾南风已经被太子关押在邺城金镛城之中了,而晋廷的皇帝已经死了,现在换上了一个新皇帝。”    说话的正是殿下的披甲将军。    郝度元。    可是与击败了雍州刺史,冯翊太守欧阳建的狠人。    “没想到,这汉人已经换了皇帝了。”    齐万年眼神顿时闪烁起来了。    在经过对汉人的抵御成功之后,齐万年心中的自信也是愈发强盛起来,自信起来了,野心自然也起来了。    这汉人如此不堪一击...    他为何要屈居在几郡之地?    雍州,秦州便要全部拿下!    接下来,便是冀州,司隶,洛阳!    “诸位。”    齐万年挥了挥手。    “汉人换了新皇帝,朝局肯定是不稳的,我听说秦州雍州刺史皆已经回洛阳述职了,剩下的人,不足多虑,不如趁此机会,将整个雍州,秦州拿下来,也为我羌氐草原子民打下一片江山,让我后代弟子,不必为汉人奴仆。”    郝度元亦是眼神闪烁。    “汉人毕竟势大,若是我们...”    在几次战役之中,他们虽然都赢了,但是汉人的强大,早就植根在他的血脉之中的。    若不是被逼无奈,他也不会与汉人为敌的。    马兰羌首领与卢水胡首领皆是点头。    但齐万年嘴角却是微微的勾了起来,眼神更是冷厉无比。    “诸位,难道以为我们不对汉人出手,汉人便不会对付我们了吗?”    齐万年起身,原本魁梧的身体就如同一座小山一般压迫感更甚了。    他的目光扫过大殿中的所有人。    “周处,解系,还有梁王司马彤,他们可不会忘了我们。”    被齐万年这么一提示,在场的人都是低头沉默起来了。    他们手上,可是沾了很多汉人的血。    这条路,早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一切的一切,都在元康四年五月那天便开始了。    元康四年五月,西晋历史上一场规模宏大的造反起义拉开了序幕。    故事的第一个主角叫郝散,而郝散是地地道道的匈奴人。    造反的原因和前朝所有的造反一样,都是为了混口饭吃。    也就是活不下去了。    汉人对羌氐的政策,从来都是高压的。    而且..    不把他们当人来看。    这种歧视,比之高门子弟看寒素小姓要重得多。    前者是不把你当人看,后者是不把你当成一个人物来看。    当时的郝散从谷远起兵反晋,一路带兵进攻上党,杀掉了当地的长吏,然后开始壮大了自己的起义部队声势。    原本这郝散将会是历史上又一个留下大名的起义领袖。    不过他却是没有做陈胜吴广的意思。    毕竟后者的下场没有多好看。    按照后来的历史上看,他做的,更多像是宋江。    只可惜,他没有宋江的命。    五月开始起兵造反,到了八月份的时候,郝散就商量着准备投降朝廷。    可能是因为郝散觉得造反前途不大,毕竟当时的西晋虽然气势不足以往,但也没到日薄西山的程度。    当然,也可能是郝散不想把造反这事儿闹大,所以权衡再三之后,郝散决定带着部队向就近的冯翊都尉投降。    可惜这冯翊都尉并不待见郝散这群乌合之众。    甚至不把他当人看。    尤其是他还杀了上党郡的长吏。    是故在郝散投降之后,冯翊都尉果断选择杀掉他,以绝后患。    在他看来,宁可错杀,也不能接受造反部队的投降,这就好比宁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能相信男人的破嘴这个道理一样,因为没人能打包票肯定这帮造反部队不会复叛。    就这样,郝散在满心欢喜投奔,结果却遭到了冯翊都尉毫不留情的将他们斩杀。    宋江起码还封了官,郝散是连命都没了。    历史就是这样,充满着戏剧性与不确定性。    不过....    郝散虽然死了,但是起义的大潮可并没有被终结。    元康六年夏天,一场规模更大的起义,在第二个主角郝度元的带领下上演了。    也正是此时殿中的披甲将军。    作为郝散的弟弟,郝度元在造反方面的能力,简直可以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形容,他和他的兄长,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如果说郝散只是混口饭吃才造反,那郝度元就是纯粹为了造反而造反了。    当时郝度元在听闻自己的哥哥郝散被杀之后,联合冯翊郡、北地郡的马兰羌、卢水胡等少数民族开始造反。    卢水胡是一个拥有多民族混居习俗的少数民族,长着一张又像亚洲人又像欧洲人的脸庞,历史那是相当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而他们也一直在中原王朝的眼中充当的是雇佣军和打手的角色,虽然在三国时期也曾涌现出了像治元多那样的奇葩人物,但是这个少数民族的整体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卢水胡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一直都是活跃在西北的重要造反势力,而且这支少数民族的造反势力一直持续到南北朝之后才彻底消停下来。    马兰羌是一支居住在马莲河附近的羌族部落,也是西北地区势力比较庞大的一支羌族部落。    东汉的时候就和中原王朝闹别扭,到了西晋的时候,由于地盘不断被压缩,马兰羌和汉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得不发的时候。    当然,地盘被侵占这个锅还不能只让汉人来背,因为在西北地区,还有很多胡族也占过他们的便宜。    比如说....匈奴和鲜卑。    比起匈奴和鲜卑残暴的做事风格来说,卢水胡和马兰羌他们这两个半农耕半游牧的少数民族实在是不敢和中原王朝把关系闹得太僵,所以他们只能是充当跑龙套的角色。    郝度元联合西北各部落胡族造反,首先是为了给自己的哥哥报仇,再者也确实是想趁着西晋现在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去捞点好处,但光自己召集起来的匈奴部队去的话,又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所以多拉拢点其他势力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毕竟,人多力量大嘛!    可是郝度元的想法虽然很好,这卢水胡和马兰羌这两个少数民族也是看情况造反的,他们也不太想和中原王朝撕破脸。    可现在的问题是,不撕破脸皮,晋朝的官吏照样不给他们好脸色,撕破脸皮,又肯定会招来疯狂的镇压。    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    当时马兰羌的首领和卢水胡的首领一咬牙一跺脚,当即拍板决定。    为了马兰羌和卢水胡的未来,造他娘的反!    当然在造反方面,这两位仁兄绝对不是当带头大哥的料,他们是看到匈奴人、氐族造反之后,才决定造反的。    这两个胡族,他们既想恢复祖上的荣光,又不想听命中原王朝,更不想造反之后捡不到便宜,还不想造反的时候多出力...    反正他们两个就属于是那种占便宜没够,还蹬鼻子上脸的典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